小小“盐”究生
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一周)
主题负责人:王璐、彭丽颖
一、主题思路
1.主题来源:
盐,晶莹如雪,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幼儿们在日常饮食中经常接触到它。在美食节的时候,我们一起制作了美味的烧麦,有的幼儿回味无穷,便在家里也和妈妈一起制作了烧麦,可是第二天来分享的时候,她却一脸嫌弃的说:“我们家的烧麦真是太失败了!因为妈妈放了太多的盐,烧麦做的咸死啦!一点都不好吃。”这句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有的幼儿说:“盐不能吃很多的,我妈妈说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有的幼儿说:“我爸爸也是这样说的。”......一时之间,针对盐,幼儿们迸发了激烈的讨论,叽叽喳喳的分享着自己和盐的小故事。
幼儿们对盐的作用和重要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盐不仅是调味品,还在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更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能让食物更美味,还能帮助人体维持水分平衡和神经传导。在古代,盐曾经是极其珍贵的商品,甚至被当作货币使用。中国的"盐铁专卖"制度和西方的"盐路"贸易,都见证了盐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盐的种类多种多样。有来自大海的海盐,有开采自地下的矿盐,还有富含矿物质的玫瑰盐。它们不仅味道略有差异,颜色也各不相同。除了食用,盐还能用于保存食物、制作工艺品,甚至在冬天用来融化道路积雪。
2.幼儿经验:
通过前期与孩子们的交流,我们发现班级中有29位幼儿知道盐是白色的、颗粒状的调味品;有22位幼儿能说出盐的基本作用,比如让菜变咸、腌制食物等;有15位幼儿听说过盐是从海水里来的或盐是矿里挖出来的;有27位幼儿知道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有8位幼儿知道盐还有其他用途,比如融雪、杀菌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大班幼儿应初步感知自然物质的特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基于幼儿的现有经验,结合幼儿的兴趣点与需求,我们将开展主题《小小“盐”究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探索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了解盐的多种用途,并初步感知科学现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主题目标
1.了解盐的由来、大小、颜色、状态等基本特征,感知盐的基本特性,如溶解性、结晶等。
2.尝试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盐的秘密,通过绘画、手工等多元化的形式表达对盐的感受。
3.了解盐在日常饮食中的基本作用和适量摄入的重要性,增强健康意识。
4.乐意积极动手探索,享受与同伴交流、分享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