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班级网站>>西阆苑园区>>西阆园区中班>>中四班>>小喇叭>>文章内容
如何“春捂”,才更科学
发布时间:2025-04-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文婷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然而,与温暖的春日气息相伴而来的,还有一系列需要我们关注的健康问题。你是否感觉到每当温度回升时,总有种恨不得马上脱掉冬装的冲动?但是,春季养生中的“春捂”这个传统观念,你真的懂吗?

首先,何谓“春捂”?简单来说,就是在春天温度尚未稳定时,不要急于脱去冬装。这种做法有其深厚的科学依据。从中医角度来看,春天是阳气渐生的季节,适度的“捂”可以有效保护身体的阳气,增强免疫力,避免因温差变化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感冒、咳嗽等。在气象层面,春季气温波动较大,过早脱去厚衣服极易受寒,尤其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实际上,每年春季末和初的天气变化,都会造成流感和其他传染病的高发。

那么,如何科学地“捂”?首先要了解“捂”的度。张颖医生提到,“捂”的感觉应是舒适又不出汗。如果感觉身体出汗,就说明该换衣服了。此外,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多穿几层衣物,根据温度变化随时增减,既能有效应对气温变化,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说到“捂”的时间,张医生建议可以遵循“815”规则:当昼夜温差超过8℃时,表示气温不稳定,要继续“捂”;而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两周后,才可以适度减衣。真正实现随时调整,以此来应对春季频繁变化的天气。

当然,捂的不只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头部、双脚、肚子等关键区域都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保护肚脐也能养生,肚脐即神阙穴,关注这个部分,能够促进脾胃阳气,有效预防腹泻等问题。因此,即便是再热的春天,也别急着脱下帽子,尤其对于对天气敏感的人,首足需重点捂严。

当然,春天的到来也伴随着另一个问题——春困!你是不是时常感觉到春天一来就总想打瞌睡,甚至连工作都提不起劲来?这就是人体在适应季节变化时,生理机能未能及时恢复的结果。春季气温波动大,生物钟的失调也会导致这种现象。

为了缓解春困,食补与动起来是两大关键。一方面,我们应选择清淡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果,避免油腻和辛辣,可以帮助身体调整状态。另一方面,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散步等,不仅能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提升精神状态。

与此同时,春季也是多种疾病高发的季节,比如花粉过敏、脑卒中等。因此,建立春季健康守护网至关重要。对于花粉过敏患者来说,出门前应佩戴口罩及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则要适时监测自身血压、血糖等指标,尽量避免突发的气温变化引发疾病。

总之,春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有效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健康过春。希望大家在这个春季,不仅能够享受花开的大好时光,更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快乐健康每一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新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苏ICP备10201501号-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