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最重大的节日,家人团聚在一起,除夕放鞭炮、吃年夜饭,初一和亲朋好友互相拜年,我们称之为过年。但是在传说中,“年”并不是一个节日。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头十分凶残的怪兽,叫“夕”。它头上长着一个尖尖的角,四个蹄子都踏着紫色的云雾,跑起来非常快,它的体形比大象都要大好几倍。
夕每年大部分时间在一座隐秘的山中居住,每到十二月,它就出来找吃的,大量地吞食人类。它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要遭受灭顶之灾,年复一年。
这件事惊动了天上一位叫“年”的神仙,他了解到夕作恶多端,就请命去凡间,替人们除掉这个怪兽。
年下凡后,他从老人那里了解到,夕虽然凶猛残暴,但是对人间的火光特别惧怕,每次看到火都会吓得掉头就跑。所以年就让人们准备了很多火把,当腊月三十这天夕来临时,家家户户火光通明,人们在屋里敲敲打打,发出很大的声响,夕吓得不敢进屋。
年知道夕不仅怕火光,还怕响声,于是造出了一种既能发出火光又能发出巨响的东西,把它命名为“鞭炮”。鞭炮是用一种特殊的纸加上适量的火药和泥土做成的,点燃之后扔出去就会爆炸,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同时闪着火光,冒出滚滚浓烟。
晚上夕再次出现的时候,人们点燃鞭炮,一起向夕扔了过去。闪烁的火光亮瞎了它的双眼,让它再也看不到人,滚滚的浓烟熏坏了它的鼻子,让它闻不到人的气息,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吓得它狼狈逃窜,一头撞进了人们事先挖好的陷阱里,从此不能出来作乱。
人们渡过了这一年的危机,都出来欢呼庆祝,互相拱手作揖,小孩子还要向大人磕头,感谢他们的保护,最后所有人对年拜谢,感谢他帮助人们化解了危机。
后来人们就把腊月三十这天晚上叫作“除夕”,家家灯火通明,放鞭炮庆祝。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大家向年磕头拜谢,相互之间拱手贺平安,这就是“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