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一年四季都存在,但它却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在寒冷的季节里诺如病毒特别活跃。诺如病毒俗称“冬季呕吐病”,其传染性强且传播速度快,特别喜欢“光顾”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
为了更好的预防诺如病毒感染,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现向您介绍有关知识,并请您与幼儿园携手,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
【诺如病毒】是什么呢?
怎样判断是否被传染?有哪些症状?
如何做有效的预防措施呢?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
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该病毒。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短,因此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含氯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最有效。
三个特征揪出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听起来是不是跟其他病毒引起的反应差不多。但是一对比就知道,诺如的病症表现太不一样了!
突发呕吐:
其他病毒感染,孩子在呕吐之前,会先有发烧或者拉肚子的表现。但感染不同,它会让孩子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呕吐,而且呕吐很频繁,吃什么吐什么。孩子感染诺如病毒,以呕吐常见症状,有时也伴有腹泻、发热和脱水。
反复腹痛:
诺如病毒导致的腹痛通常不剧烈,稍加安抚就能得到缓解,但是没多会又开始疼,如此反复。
腹泻-水样大便:
大便多为水样便或稀烂便,且几乎不含粘液便或血便。
ps.有的孩子感染诺如可能先腹泻,也有的孩子是在呕吐后数小时或几天后才出现腹泻。除此之外,孩子还可能表现为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有出现诺如相关的反应、甚至是疑似症状,都要行动起来。
因为诺如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呕吐物、粪便、不清洁的手经食物、饮水和物品传),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经空气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病毒容易变异,一人感染往往会牵连一群人。
诺如病毒胃肠炎如何治疗?
1.对症护理
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不需服用抗生素,而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服用口服补液盐(ORS)能帮助患者补充水分和平衡电解质。呕吐或腹泻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2.正确处理呕吐物等
对于生活环境中孩子的呕吐物和粪便,更要做好后续的消毒处理。接下来咱们就说说,不同位置的呕吐物和粪便,怎么消毒才有效!
①呕吐物吐在固定容器中,或粪便排在马桶中
配制方法: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5份水,混匀。
把配置好的含氯消毒液倒进马桶中,注意小心不要发生迸溅,将呕吐物完全覆盖。消毒30分钟以上,再由厕所马桶冲走就可以了。
② 呕吐物吐在地面等表面,或粪便排在地面等表面
配制方法: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5份水,混匀。
先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蘸取配制好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在污染物上,小心清除干净就行。清除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接触污染物。最后把清理的污染物放入黄色垃圾袋,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注意: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不能用于其他场所。在使用84消毒的时候,千万保持室内通风,不能与洁厕灵混用,否则会造成中毒。
③污染物在地面、墙壁、玩具表面
先清除掉肉眼可见的污染物,再采用喷洒或擦拭的方式进行消毒即可。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④污染物在衣物、被褥、餐具上
配制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先把衣服、被褥上的固体污秽物移除,然后浸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内泡30分钟,再洗洗就可以了。如果食品用具沾上了呕吐物,可以先清除食物残渣,然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
⑤污染物在皮肤上
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用一次性吸水材料(纱布、抹布等),蘸取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再用清水清洗干净。大家要注意不同位置的污染物,选择的消毒水和配置方法都是不同的哦。步骤虽然麻烦,但是为了家人的健康,一定要按照步骤来,而且消毒液的气味比较刺鼻,咱们在使用的时候,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或者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都可以哦!
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预防工作?
1.洗手,洗手,还是洗手!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回家后要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避免用脏手接触眼睛、口鼻。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用流动水冲洗。公共场所要摆放洗手液,并引导进出人员及时清洗手。
2.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充分清洗水果蔬菜,烹饪时注意区分生熟用具,当食用贝类海产品时应彻底煮熟。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3.患病期间最好居家隔离!
特别是食品加工者、护工、幼儿园保育员等从事服务类工作的患者,应立刻脱离工作岗位,居家隔离休息至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恢复工作。
家长该怎么做?
1.勤洗手
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
2.勤清洁
经常打扫居室,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食具、玩具和其他物品。
3.勤通风
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又差的公共场所,家里每天要开窗通风。
4.勤观察
孩子身体不适,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皮疹等传染病可疑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不要带病上课。
5.吃熟食
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即食蔬菜彻底洗干净。
6.清积水
及时清理门前屋后的各种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让孩子们每天健健康康的撒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