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思路:
(一)主题来源
在孩子们游戏的玩具中,有很多蕴含着神奇的物理现象,孩子们对此充满好奇。例如“为什么潜水艇可以潜到水底下去?”“为什么我的小车在沙地上开得慢?”“为什么下雨天车辆容易打滑?”这些都说明幼儿开始能从身边的各种现象,激发其探索这些现象的内在隐秘的原因——原来这些都是来源于“力”。那什么是力?力在哪里?孩子们还缺少经验。在孩子们的眼中力是未知的、神奇的,他们对了解神奇的力充满向往。
(二)幼儿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大班的孩子已经有过两次科技节的经历,他们在科技节中通过实验、游戏、制作感受科学的奥秘,对“力”也浅显的了解。通过对孩子们的调查和日常谈话了解到:26人发现“力”无处不在,拿东西要用力,走路要用力,吃饭要用力等;20人知道雨滴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是因为重力;25人发现小球在光滑的平面比粗糙的平面滚得快;12人知道生活中有重力、拉力、摩擦力、弹力……这些不同的“力”都,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探索欲望。为了让孩子能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深入感受科学的奥妙,我们从物理现象中的力学出发,引导幼儿从重力、摩擦力、浮力等方面的小制作、小实验、小游戏来感受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对科学产生好奇,形成主动探索的愿望。
二、主题目标:
1.乐于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对探索内在的原因产生兴趣。
2.在游戏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探索各种力的特点,感受不同的力及其应用。
3.在探究“力”的过程中能与他人合作,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大胆在集体中有序、连贯、清楚地交流小游戏、小实验中的简单力学原理。
5.了解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与人们的关系,感知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