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趣的声音
(时间:2024年11月18日——11月30日,共两周)
一、主题思路
(一)主题来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形成声波。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声音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三大特征。听觉是人的主要感官,人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声音的特性就如同音符一般,构成了生活中一曲曲美妙的乐章,吸引幼儿的关注和倾听。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乐意玩玩、试试、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尤为感兴趣,激发幼儿去感知、尝试、探索……
(二)幼儿经验分
我们发现班里许多孩子常常被四周的声音所吸引,如空中飞机的轰鸣声、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小区里的鞭炮声、走楼梯时的脚步声等等,这些都成了孩子们关注、倾听的对象。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因此我们预设了《有趣的声音》这一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在想一想、听一听、玩一玩的过程中,了解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乐音、噪音等,尝试各种试一试、做一做、说一说中感受声音的可创造性及声音的美妙。
在主题开展之前,为了了解幼儿对此次关于声音的活动经验的有和缺,通过日常观察幼儿的经验点、兴趣点、需求点。
幼儿原有经验、兴趣及需要 | 经验点 | 兴趣点 | 需求点 |
对声音有初步的感知经验,知道不同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 开展与声音有关的活动,如:生活中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怎么样能够创造出好听的声音? | 什么样的声音才是好听的声音?用什么创造好听的声音? |
因此我们结合园本节日“科技节”预设了《有趣的声音》这一主题活动,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采用情境体验、启发提问、猜想验证、讨论交流等教学策略,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学-学等多种方法探索声音,在做做玩玩中学会观察、大胆尝试、主动探究、积极分享,感受声音的可创造性以及声音的美妙,从而获得幸福的情绪情感的体验。
二、主题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趣的声音,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2.对生活中的声音有好奇心,并有初步的探究欲望。
3.能借助生活中的不同材料制造出声音,初步感知材料和作用力对声音大小的关系。
4.在做做、玩玩中感知声音的产生,尝试用语言进行简单的讲述。
5.尝试用说说、画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