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全体教职工及幼儿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全体师生对各种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做到紧急避险、懂得自救自护的能力,特制定本次防震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24年5月
地点:新龙园区
二、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三、领导小组及成员
总指挥:陈珮(全面负责演练工作)
副指挥:王小莉(协助总指挥做好现场疏散工作)
成 员:张冉、王瑛、高晓红、吴莹莹、周丽佼及各班教师
四、具体分工
1、操场组织:王小莉
2、大厅教学楼内楼梯:戴桂英(引导疏散,提醒幼儿注意台阶安全,控制速度)
3、教学楼外楼梯:丁文娟(引导疏散,提醒幼儿注意台阶安全,控制速度)
4、大厅玻璃门口:徐玉芬(引导疏散,提醒幼儿注意台阶安全,控制速度)
5、行政楼梯口:门卫师傅(引导疏散,提醒幼儿注意台阶安全,控制速度)
6、园门:门卫师傅(看好大门口安全,防止幼儿跑出去)
7、曹钰祺:发信号疏散信号:地震警报(42秒一次,播放一次)。
8、拍照:刘文吉、高睿及班级教师
9、班级教师:稳定幼儿情绪,一人带头一人断后组织幼儿有序撤离到操场。
10、保育员:协助本班老师,看护好幼儿做到安全撤离。
11、张冉:计时
12、王瑛、高晓红关注幼儿疏散中的安全,如有意外立即救治。
五、演练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
(1)全体师生学习有关防震的知识,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了解并掌握应急避灾的方法,熟悉灾害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各班老师要教会幼儿地震基本的逃生技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提高幼儿防震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教会幼儿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幼儿,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2、正式演练前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动员部署,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而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幼儿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要手扶墙或栏杆逃离。
3、演练行动步骤:
首先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
组织幼儿进行疏散演练:
第一步:(发生地震)
(1)警报器响起防震演练现在开始。班级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第二步:(准备撤离)
警报声一停,各班组教师赶紧排队,准备撤离。打开前后门组织幼儿迅速起立排队(注意:只能在教室里排队,不能在走廊上排队)。
第三步:(开始撤离)
1、各班组织幼儿快速下楼,到达操场集中。(各班按照原来的逃生路线)
撤离注意的事项:
①要有顺序地疏散,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② 每层楼梯有人员把守(戴桂英在一楼到二楼的转弯口),指挥幼儿下楼时,不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③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前、后有教师组织,不许漏下一名幼儿。
各班幼儿到达集中地后,幼儿要蹲下,保护头部。撤离后各班教师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2、后勤工作人员配合班级教师协助幼儿进行逃生,听到警报声应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撤协助教师,引导幼儿逃生。 如有幼儿摔倒,应使其迅速脱离队伍,防止踩踏。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设计好的路线安全而有序地撤离到大广场指定位置上并蹲下。
六、演练结束(总结)
当各班到齐集中地点,经查实人数无误后,可以宣布演练结束。老师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幼儿应急避震演练的效果。演练结束,各班组织幼儿有序地回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