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熊出没(两周)
一、主题思路:
1.主题来源
开学初,小可带来了自己从庙会中买的两只金丝熊,新朋友的到来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这是小仓鼠吧?你们说的都不对,我妈妈说这个是金丝熊!啊?金丝熊呢?为什么它跟小仓鼠长得很像?它短短的腿好可爱啊!看,他还会两只手抓住食物呢”。孩子们热烈的讨论着自己的发现和疑惑。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要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金丝熊的到来,给幼儿一次亲密接触和观察的机会。同时,金丝熊是仓鼠的一种,它性情温顺,外形和生活习性独特,适合中班幼儿饲养与观察。
2.幼儿经验
我班幼儿小班有饲养芦丁鸡的经验,并且在生活中大部分孩子接触过小动物,其中有部分孩子家中也饲养过小仓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为此我们通过谈话和观察来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对金丝熊感兴趣的内容点。
幼儿对金丝熊的已有经验:
经验1:金丝熊要吃饭喝水。 |
经验2:照顾金丝熊要换垫料。 |
经验3:金丝熊要住小房子。 |
在了解中我们得知孩子们对金丝熊的外形、基本的生活习性有粗浅的认知,但同时又充满各种各样的好奇,如:金丝熊到底吃什么?金丝熊怎么睡觉?为什么金丝熊有的毛直,有的毛的弯的?怎么照顾金丝熊等等有着浓厚的求知欲。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加深入、系统地感知金丝熊的各种秘密,我们将根据中班幼儿的兴趣及年龄特点,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及时生成主题活动《熊出没》引导孩子观察、照料。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探索,助推幼儿经验再建构。
二、主题目标:
1.通过饲养、调查,了解其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丰富生活知识,学习照顾小动物,获得愉快体验。
2.观察并记录小动物的成长过程和变化,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3.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表现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培养认真做事的好习惯和对小动物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