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六:冬天到
(2024年1月2日~2024年1月26日,共三周)
主题负责人:高钰玲、蒋林晶
一、主题思路:
1.主题思路
北风呼呼地吹,树叶凋零了,小草枯黄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前不久还下了一场大雪,草地上有着厚厚的雪,屋檐上融化的雪化成了硬硬的冰。孩子们早上入园时的小手也变得冰冰的,小脸红彤彤的,需要带上手套和帽子,穿上厚厚的棉袄。有的小朋友贪恋着温暖的被窝连上学时间都变晚了,散步的时候小手缩在袖子里,不愿意伸出来。种种迹象都表明冬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小朋友的身边,它的变化是自然界最为明显的,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气候的变化,发现动植物、人们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来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冬季最基本的特征,感知冬天气候的变化,并能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幼儿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3-4岁孩子能在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科学领域的目标1也提出,3-4岁幼儿要喜欢接触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通过前期的了解与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对冬天的来临还是有一定地了解的,而且是很感兴趣的。“老师外面下雪了!”、“我的手好冷啊!”、“我穿了好多衣服,都动不了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对冬天是什么样的产生了好奇。
已有经验 | 我想要知道…… |
23个小朋友知道天气变冷了; 9个小朋友知道是冬天到了; 11小朋友知道天冷了会下雪,可以堆雪人; 4个小朋友知道冬天要戴手套、戴帽子、用热水袋等保暖方式; ………… | 为什么冬天没有花儿?(7人) 冬天的大树树叶为什么掉光了?还会长出来吗?(11人) 冬天的植物和小动物们是怎么保暖的呢?(9) 人们在冬天可以做些什么?(17) ………… |
二、主题目标
1.初步感知冬季最基本的特征,运用多种感官,体验季节的变化和冬季生活、活动的乐趣。
2.在成人的支持、鼓励下,不受天气变化影响,乐意上幼儿园,愿意参与户外活动。
3.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为自己长大一岁而高兴,乐意与同伴交流关于新年的感受。
三、对接《指南》,寻求课程可能性:
可能的要素 | 3—4岁儿童发展目标 | 预设的活动 | 生成 |
冬天的天气 | 1. 乐意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多种形状,并发现其明显特征。 2. 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3. 学习用短句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 3.能口齿清楚的说儿歌、童谣或者复述简单的故事。 4.感知4以内的数量概念,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5.能用声音、动作、姿态模拟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 | 【集体活动】 音乐:北风爷爷别神气 【小组活动】 科学:好玩的冰块 【个别活动】 音乐游戏:好冷的冬天 智力游戏:找圆形
| 【集体活动】 综合:冬爷爷来了 【小组活动】 故事表演:太阳公公起得早
【个别活动】 益智游戏:感知4以内的数量
|
冬天的动植物 | 1.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喜欢听音乐或观看舞蹈、戏剧等表演。 3.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4.能口齿清楚的说儿歌、童谣或者复述简单的故事。 5.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 6.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 7.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5本图书。 | 【集体活动】 科学:青蛙过冬 语言:大雪兔 音乐:小青蛙打呼噜 美术:松树 【小组活动】 语言游戏:小鸟和田鼠 【个别活动】 手指游戏:十个小动物
| 【集体活动】 科学:不怕冷的植物 【小组活动】 表演游戏:哈巴狗 【个别活动】 排序游戏:动物排列
|
冬天的人们 | 1.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2.能口齿清楚的说儿歌、童谣或者复述简单的故事。 3..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4.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 5.能大胆尝试和体验图形的组合变化,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6.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 【集体活动】 语言:不怕冷的大衣 【个别活动】 音乐游戏:冰冻游戏 【小组活动】 谈话:冬天寒冷我不怕
| 【集体活动】 健康:被子盖盖好 【小组活动】 分类:冬天的服饰 【个别活动】 绘画:漂亮的花围巾
|
冬天的节日 | 1. 能在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喜欢听音乐或观看舞蹈、戏剧等表演。 3.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 4.能注意到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5.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 6.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 | 【集体活动】 综合:元旦和春节 健康:寒假中的安全 【个别活动】 智力游戏:滑雪小人 【小组活动】 吹画:腊梅花
| 【集体活动】 谈话:快乐的寒假 【小组活动】 歌唱:新年到 【个别活动】 手指游戏:福气要来到
|
四、主题资源
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在小区里、广场上、三江口公园、新景运动公园等观察感知冬天动植物变化等,感受冬天的氛围;鼓励幼儿在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绘本资源:
提供绘本《雪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冬眠旅馆》、《一条温暖的围巾》、《冰糖葫芦谁买》等绘本供幼儿进行阅读,感受冬天里被治愈的氛围。
家长资源:
(1)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冬季的资料,如挂历纸、明信片、有关冬季动植物的图片等。
(2)天气冷了,家长要鼓励孩子每天早晨不赖床,按时来园,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同时鼓励孩子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办得太多。
(3)天气虽然寒冷,但是请家长们给孩子穿适量的衣物,家中经常开窗通风等,做好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工作。
(4)请家长引导孩子在家中练习立定跳远、投掷、慢跑等体育项目,加强幼儿的冬季体育锻炼。
五、焦点活动
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孩子的需要生成了一些活动。
形式 | 关键游戏化集体活动 | 关键经验 | 预设推进思路 |
预设 | 社会:不怕冷的人 | 1.观察身边不同工种人们的行为,感知他们勇敢不怕冷的精神。 2.愿意向不怕冷的人学习,坚持参加运动。 | 一、关注冬天人们的活动,并大胆地讲述。 二、了解几种不同工种的人们在冬季的活动。 三、讨论、交流。通过互相讨论交流,给予了幼儿一个自由的空间。 |
美术:漂亮的手套 | 1.尝试用不同线条、图形等图案在手套上进行装饰,感受对称美。 2.愿意大胆参与装饰活动,感受其中的乐趣。 | 一、情景导入。 二、欣赏手套图片,感知对称美。在欣赏观察中,感知手套的对称美。 三、直观演示,创作绘画。 四、活动评价。通过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丰富自己的绘画经验。 | |
科学:好玩的冰块 | 1.通过多种感官体验了解冰的特征,并能用简单的语言大胆表述。 2.在玩玩看看中感受冰融化的乐趣。 | 一、谈话导入。 二、探索与观察。在亲身感知中了解冬季冰的特点。 三、交流与发现。用语言表述冰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 |
生成 | 综合:冬爷爷来了 | 1.能感知冬季的主要特征,发现周围环境的变化。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 一、外出观察,寻找冬天。让幼儿有目的地到户外进行观察,感知冬天的特征。 二、集体交流,并分类记录。让幼儿对冬天的特征有系统的认识。 三、活动延伸。冬天动物过冬的方式多种多样,激发幼儿去探求的兴趣。 |
音乐:新年到 | 1.感受三拍子的歌曲,并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在歌曲中感受过新年的乐趣。 | 一、观看“过新年”片段。通过“过新年”的片段引出新年的主题。 二、学习歌曲。通过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学唱歌曲。 三、动作创编。幼儿创编新年好、唱歌、跳舞的动作。 |
六、环境创设
1.主题环境
(1)和孩子一起收集冬季的图片资料以及冬天的服饰图片,布置“我看到的冬天”、“冬天的服饰”、“天冷了怎么办”、“冬眠的小动物”、“雪花飘飘”、“新年的祝福”版块。
(2)将有关冬天的故事、儿歌图片,如儿歌《太阳公公起得早》图谱放置图书区,便于幼儿平时欣赏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