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六:图形宝宝(三周)
2023年12月11日——12月29日(三周)
一、主题分析
1.主题来源
图形,是一门艺术,它充满创意思维,能建构幼儿的造型能力,而生活中就充满了图形,幼儿对图形的求知欲很高。“太阳是圆圆的!”“电视机是方方的!”“屋顶是三角形的!”圆形、方形、三角形……这些基本的图形对于孩子来说既是那么熟悉又有点深奥,熟悉是因为周围生活照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图形组合,丰富多彩,变化无穷;深奥是因为这可是几何学的问题。其实幼儿身边的世界就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图形世界,桌子、凳子、玩具、图画书、吃饭的碗、洗脸的盆、身上穿的衣服等等,都存在着各种形状,幼儿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形状的乐趣。
2.幼儿经验分析
小班幼儿喜欢用看看、摸摸、玩玩的方式感受物体的形状,比如积木是方方的,轮胎是圆圆的,各种物品的形状让他们觉得有趣又好玩,但是对于图形的特征表述的不是很清楚,部分幼儿会把图形的名称混淆,小班幼儿还喜欢寻找、发现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品,看到圆圆的东西会说是月亮、气球,看到方方的东西会说是巧克力、饼干。为了更好的结合实际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我们通过调查和日常观察谈话的方式对幼儿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我们发现,92%的孩子认识基本的图形,85%的孩子能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60%的孩子能发现生活中的图形,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孩子们对于图形还有一些疑问,图形宝宝组合可以变成什么呢?怎样让圆形的物体站立不倒呢?为了进一步帮助幼儿利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发现图形的秘密,我们设计了《图形宝宝》这一主题活动,尝试从幼儿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图形——圆形入手,进而扩展到其他图形,在找一找、说一说、拼一拼、摆一摆的过程中,引领幼儿成为图形的爱好者和探索者,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分辨几种常见的图形,并大胆尝试和体验图形组合的千变万化,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自己去看、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变化它们,引发幼儿初步的探索兴趣,感知周围生活的情趣和美丽,感受到操作、创作的成功,体验图形带来的快乐。
二、主题目标
1.乐意感知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多种形状,知道常见图形的主要特征。
2.能大胆尝试和体验图形的组合变化,会用短句来描述自己的发现,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三、对接《指南》,寻求课程可能性
可能的要素 | 3—4岁幼儿发展目标 | 预设活动 | 生成活动 |
图形宝宝找一找 | 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能用多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 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
【个别活动】 益智游戏:图形排排队 建构游戏:火车轨道 健康:好玩的圈圈 【小组活动】 语言:图形找家 盗智游戏:瓶盖找家 【集体活动】 综合:找找图形宝宝
| |
图形宝宝玩一玩 | 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 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 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 能用声音、动作、姿态模仿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 能用多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
| 【个别活动】 美工游戏:拼贴画 建构游戏:玩具商店【小组活动】 益智游戏:有趣的拼图 建构:玩具玩一玩 【集体活动】 综合:快乐的小鱼 美术:图形变变变 语言:玩皮球 | |
图形宝宝变化多 | 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经常涂涂画画、 沾沾贴贴并乐在其中。 能口齿清楚的说儿歌、童谣或者复述简单的故事。 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
| 【个别活动】 手工:百变图形 科学:滚一滚 【小组活动】 美工游戏:图形拼则 【集体活动】 语言:小兔找太阳 音乐:吹泡泡 数学:图形拼车 美术:大高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