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新桥街道中心幼儿园(新龙园区)周日活动安排
小一班 2022 年 11 月 28日— 12月 2 日第 十三 周
本周主题: 好玩的鼓(一) | 幼儿基础分析: 在“玩具分享会”中,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七嘴八舌地介绍着自己的玩具。这时,星星晃动手中的拨浪鼓发出的“咚咚”声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锐锐率先开口:“这是什么呀?声音真好听。”清竹抢着说道:“我知道,这是拨浪鼓,我弟弟也有的。”星星:“是的,你们看,我手一摇,这个小球就会打到鼓上发出咚咚声。”……平常户外散步经过表演区,孩子们也总是会用小手去拍一拍栏杆上绑着的小鼓,发出的“哐哐”声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鼓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比较简单,便于探索,那生活中还有哪些鼓呢?它们是怎样发出好听的声音的呢? 孩子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都会接触过一些鼓,但却不知道其具体的名称及特征,于是我们和孩子们就“各种各样的鼓”展开了交流,从而得出相关数据:58.8%的孩子知道鼓有很多种,但却不知道都有哪些鼓;75.6%的孩子认识拨浪鼓、大鼓;44.1%的孩子知道鼓能够发出大小、节奏不同的声音,但不知道具体怎样发出……因此,本周我们将从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入手,通过调查了解各种各样鼓的名称及基本特征。 |
周发展目标: 1.尝试观察并交流各种鼓的名称及基本特征,对鼓产生好奇心。 2.通过找一找、敲一敲、听一听感知各种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有初步的探究欲望。 | |
环境创设 | 1.创设“好玩的鼓”的班级环境,张贴幼儿有关鼓的调查表,丰富幼儿的认知。 2.美工区张贴幼儿作品《美丽的非洲鼓》及相关的支架性环境,提供纸盘、纸杯、铃铛、彩笔、颜料、毛球、毛茛、棒冰棍等材料装饰拨浪鼓、手鼓等;科探区张贴制作“气球鼓”的支架性环境,投放气球、杯子、胶带等材料供幼儿制作气球鼓;益智区提供各种鼓的图片及操作卡供幼儿进行排序、分类;建构区投放奶粉桶、旺仔桶、纸杯等低结构材料建构演奏厅,雪花片建构非洲鼓、铃鼓; |
自我服务与自主管理 | 1.继续引导幼儿按标记进出盥洗室,学习用“七步洗手法”洗手;饭后有序进行餐后三部曲:洗手、漱口、擦嘴巴。 2.天气渐凉,在午睡后或户外活动中能通过老师的提醒自主穿脱外套。 3.秋冬季比较干燥,能在提醒下多喝水,在户外活动中学会保护自己,运动中学会谦让。 |
区域游戏 | 图书区:绘本《我的小小音乐厅——我爱架子鼓》、《阿吉的许愿鼓》、《羊皮大鼓咚咚咚》 建构区:桌面建构雪花片《非洲鼓》、地面建构音乐演奏厅; 科探区:科学小游戏《各种各样的鼓》、墙面《敲一敲》; 美工区:装饰画《非洲鼓》、泥工《美丽的拨浪鼓》、美工《小铃鼓》; 益智区:分类《鼓儿找家》、《大家来排队》、《图形拼拼乐》、《拼图》; 自然角:观察各种制作、照顾乌龟、泥鳅。 娃娃家:《给宝宝看病》、《晾晒衣物》、制作《美味的食物》; 关注要点:张嘉莉关注科探区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和幼儿游戏水平。邢虹关注美工区幼儿的作品呈现、运用的美工技巧及整理情况。 |
户外活动 | 晴天:球类区、滑滑梯、小车区、平衡区、综合区、轮胎区(爬一爬、投篮、送乘客……) 雨天:室内自主游戏(爬爬乐、跳格子、赶小猪、跳圈、袋鼠跳)。 关注要点:张嘉莉关注皮球区幼儿玩球的持久性及是否存在追逐打闹的情况;邢虹关注表演区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
学习活动
| 综合:各种各样的鼓 科学:奇妙的鼓 美术:非洲鼓 数学:按用途分类 语言:我的小鼓响咚咚 每周一整理:玩具分类 安全教育:红绿灯眨眼睛 |
班级老师: 张嘉莉、 邢虹 执笔: 张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