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有趣的声音
2022年11月21日——12月2日(两周) 主题负责人:陆小怡 高佳敏
一、主题分析
1.主题来源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官,幼儿通过听觉感知世界、理解世界。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生活中周围丰富的事物和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充满着吸引力,他们会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的方式进行感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特性,就如同音符一般,构成了生活中一曲曲美妙的乐章,吸引着幼儿关注和倾听。
平时生活中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窗户外商贩的吆喝声、楼下装修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成了孩子们关注、倾听的对象。当孩子听到生活中有趣的、奇怪的声音他们总是会问:“咦!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声音?”经过前期调查,25个孩子对走廊上悬挂的风铃很感兴趣,23的孩子想要听一听风铃是什么声音,22个孩子表达了自己对于一些风铃的喜爱,20个孩子想要尝试做一做风铃。因此在本周,我们将带着幼儿一起感受辨别各种声音,了解声音带来的信息,通过有趣的声音活动,在听一听、找一找中,幼儿发现听觉会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的感受;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创造:做个风铃摇一摇、做个纸杯电话打一打、做把吉他弹一弹,引发孩子关注周围人与事物的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幼儿经验
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的途径之一,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在捕捉声音时格外敏感。平时生活中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窗户外商贩的吆喝声、楼下装修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成了孩子们关注、倾听的对象。当孩子听到生活中有趣的、奇怪的声音他们总是会问:“咦!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声音?”
在主题开展之前,为了了解孩子们对于此次关于声音的活动经验的有和缺,通过日常观察谈话的方式对幼儿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已有经验 | 我想要知道…… |
有96%的孩子听到过动物的叫声; 有92%的孩子知道大自然发出的声音,如:雷声、雨声、风声; 有20%的孩子听过乐器发出的声音,如钢琴、鼓、吉他等,尽管孩子们对乐器的声音了解的不多,但却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50%的孩子对吉他的声音感兴趣; 有36%的孩子对钢琴的声音感兴趣; 有76%的孩子对传声筒很好奇; | 风铃是如何发出声音? 风铃如何制作? 吉他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吉他可以怎么做?
|
因此我们预设了《有趣的声音》这一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在想一想、听一听的过程中,了解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乐音与噪音等性质;在试一试、做一做中感受着声音的可创造性和声音的美妙。
二、主题目标
1.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好奇心,并对声音有初步的探究欲望。
2.在找、听、玩、做中,感知声音的不同,从而知道声音有很多种。
3.在找声音、听声音以及操作中感知声音的产生,尝试用语言进行简单的讲述。
三、对接《指南》,寻求课程可能性
可能的要素 | 3—4岁幼儿发展目标 | 预设活动 | 生成活动 |
找声音 | 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3.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 【个别活动】 音乐游戏:大猫小猫 【小组活动】 社会:爱唱歌的大恐龙 【集体活动】 综合:各种各样的声音 | |
玩声音 | 1.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2.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3.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 | 【游戏活动】 音乐游戏:我的身体会唱歌 【小组活动】 数学:美丽的项链 语言:小青蛙听故事 【集体活动】 科学:会唱歌的车 综合:老鼠阿姨的礼物 语言:小青蛙听故事 美术:吉他 | |
制作声音 | 1.能用声音、动作、姿态模拟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 2.经常自哼自唱,喜欢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 3.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 【个别活动】 科学小制作:豆豆响筒 科学:传声筒 科学:制作吉他 【小组活动】 亲子:制作风铃 【集体活动】 美术:漂亮的话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