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分析
1.主题来源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官,幼儿通过听觉感知世界、理解世界,“有趣的声音”创设了以声音为主题脉络的学习情境,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幼儿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试试、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我们发现班里许多孩子常常被四周的声音所吸引,如天空中飞机的轰鸣声、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小区里的鞭炮声、走楼梯时的脚步声等等,这些都成了孩子们关注、倾听的对象。在听一听、找一找中,幼儿发现听觉会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的感受;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创造:做个豆豆响筒摇一摇、做个纸杯电话打一打、做把吉他弹一弹,在想一想、做一做、听一听的过程中,幼儿知道声音的有无,辨别声音的差异,确定声音的方位,表达自己对声音的喜好,发现自己和周围的联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2.幼儿经验
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的途径之一,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在捕捉声音时格外敏感。户外活动时,班级的孩子们听到马路边传来的消防车警笛声,便都停下游戏奔走相告着火啦,着火啦!散步时,居民楼里传来“汪汪汪”的狗叫声,孩子们都争相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无处不在,孩子们常常被四周的声音所吸引。
在主题开展之前,为了了解孩子们对于此次关于声音的活动经验的有和缺,通过日常观察谈话的方式对幼儿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已有经验 | 我想要知道…… |
有60.8%的孩子听到过动物的叫声; 有82.6%的孩子知道大自然发出的声音,如:雷声、雨声、风声; 有17.4%的孩子听过乐器发出的声音,如钢琴、鼓、吉他等,尽管孩子们对乐器的声音了解的不多,但却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43.5%的孩子对吉他的声音感兴趣; 有34.8%的孩子喜欢鼓的声音; 有13%的孩子对钢琴的声音感兴趣; 有8.7%的孩子对传声筒很好奇; | 风铃是如何发出声音? 风铃如何制作? 吉他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吉他可以怎么做?
|
因此我们预设了《有趣的声音》这一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在想一想、听一听的过程中,了解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乐音与噪音等性质;在试一试、做一做中感受着声音的可创造性和声音的美妙。
二、主题目标
1.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好奇心,并对声音有初步的探究欲望。
2.在找、听、玩、做中,感知声音的不同,从而知道声音有很多种。
3.在找声音、听声音以及操作中感知声音的产生,尝试用语言进行简单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