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趣的声音(二周)
2022年11月21日——12月2日
一、主题分析
1.主题来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形成声波。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声音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三大特征。听觉是人的主要感官,人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试试、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声音的特性就如同音符一般,构成了生活中一曲曲美妙的乐章,吸引着幼儿关注和倾听。
|
2.幼儿经验分析
![]() |
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试试、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通过我们和孩子前期的交流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有26位小朋友对声音明显感兴趣,有24位小朋友想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有27位小朋友对如何让物体发出声音非常好奇。刚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来临,这就样《有趣的声音》这一主题活动就随之展开了,鼓励幼儿在找一找、听一听、说一说的过程中,了解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乐音与噪音等性质;并且在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中感受着声音的可创造性以及声音的美妙。
二、主题目标
1.对生活中的声音有好奇心,并有初步的探究欲望。
2.在找找、听听、玩玩、做做中,感知不同的声音。
3.在操作中感知声音的产生,尝试用语言进行简单的讲述。
三、对接《指南》,寻求课程可能性
可能的要素 | 3—4岁幼儿发展目标 | 预设活动 | 生成活动 |
感知声音 | 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2.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4.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 | 【集体活动】 科学:各种各样的声音 科学小制作:豆豆响筒 语言:小黄鸭找妈妈 科学:会唱歌的车 【小组活动】 寻找声音 【个别活动】 节奏游戏:我的身体会唱歌
| 制作活动:豆豆响筒 吉他
|
表现声音 | 1.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3.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 4.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 【集体活动】 社会:爱唱歌的大恐龙 音乐:大猫小猫 科学制作:小吉他 美术:漂亮的话筒 【小组活动】 小制作:圆舞板 涂色:鼓 【个别活动】 音乐游戏:小鞋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