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药有六戒
本信息由于 2010-10-21   发布 共 685次访问

      吃药是为了治愈疾病,但也有的时候,父母用药的方式是错误的,反而损害了孩子的健康。下面有几种常见的错误用药方式,是父母应该避免的:
  错误一:用茶匙给孩子喂药
  如果父母每次都是用茶匙给孩子喂药,那么将冒两种风险--用药过量或用药不足。用药过量会损害健康,而用药不足又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如果一个茶匙一般容量是5毫升,那么在你给孩子喂药时,一个扁平的茶匙则可能量出4-9毫升之间的任一剂量。
  正确做法:用带有标准刻量的用具给孩子喂药。

  错误二:没有遵循“用前摇匀”的指示
  如果在药瓶的标签上写着用药前摇匀,那一定是因为需要在使用前分散有效成分,否则,没有摇匀就直接服用,最先服用的2/3的药液会比规定的浓度要淡,药性不足,而剩下的1/3又太浓,服用后会有损孩子的健康。
  正确做法:遵循药瓶标签上的指示,每次服用前先摇匀。
  错误三:不必要地用药
  很多时候,孩子喉咙痛、流鼻涕或咳嗽是不需要服药的,即便你给孩子吃了非处方药,它也只能对付表面的症状,却去不了病根。有的非处方药还会带来副作用,比如治疗感冒的药物就常常引起孩子磕睡,与其漫无目的地用药,还不如只针对困扰孩子的某种症状用药。而且在给孩子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前要仔细阅读说明,假如他们含有相同的成分,一定要小心不要使孩子因为服用几种药物而造成某种成分的过量吸收,这可能带来身体的伤害。
  正确做法:对症用药,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错误四:没有按孩子年龄用药
  给婴儿和给幼儿用的药物浓度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扑热息痛,如果你给幼儿服用婴儿剂量,孩子服用的药物有效成分就不足,反之,如果给小婴儿服用了幼儿用剂量,药物的有效成分就过量了。一两次这样的错误或许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带来肝脏的损害。
  正确做法:每次给孩子服药前,都要非常仔细地检查瓶贴上的剂量指示,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服药量,而且,不要随便把成人用药给孩子服用。
    错误五:给婴儿服用治疗痢疾的药物
  随便给婴儿服用治疗痢疾的药物可能又造成便秘,2岁以内的孩子服用此类药物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所以要谨慎使用。另外,换一个角度想,腹泻可以把消化系统内的霉菌排出体外,而治疗痢疾的药物可以对付胃肠感染,却又可能导致霉菌在体内停留。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轻微腹泻,尽量给他吃流食,若有必要也可以服用电解液。在最开始的8到12小时内,先暂停食用奶制品,代之以清淡食物,腹泻很快就会好转。
  错误六:持续服用不见效的非处方药
  很多父母在扮演医生的角色时,总是希望孩子吃了药就会好,但如果在给孩子服用了一种非处方药两三天后还是没有缓解或好转,就不要再耽搁了,你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还有,孩子发高烧或剧烈腹泻或呕吐,都需要及时去医院,由医生来诊断并开处方。
  正确做法:如果你给孩子服用的非处方药不能缓解他轻微的症状,带他去看医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10~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