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给了孩子一把万能的钥匙,常言道:“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是由重复制造出来的,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
哪些是幼儿应养成的学习习惯?
1、阅读习惯 :会逐页翻看图书,按图片顺序完整、清楚地讲述内容。
2、倾听习惯:安静的集中注意力听30分钟,不随便乱插嘴,能听清他人讲述的内容。
3、注意看书,写字的习惯。正确使用常见的学习材料并能爱惜。
4、好学好问,敢于向老师、同伴提出疑问和不同的见解。
5、有一定的合作意识:愿意与同伴共同商量,一起解决碰到的困难、分享成功的喜悦。
6、收集信息的习惯:培养任务意识,增加自信心。
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1、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应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经常斥责孩子学习拖拉,自己却经常将今天应做的事情拖明天,拖后天;埋怨孩子学习不上进,自己却每天看电视、打麻将。家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做到。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他这个比喻形象地告诫家长,不仅要言传,更要注意身教,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
2、从小事做起,具体不抽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孩子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不仅要贯彻到学习之中,还要渗透到生活之中。例如,学习定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开始,在规定时间结束,避免拖拉的习惯;把看过的书、用过的其它东西放回原处;干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3、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当孩子做得出色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以后会做得更好。但注意表扬要及时、具体,让孩子明白自己被表扬的原因,找到自己做事的方向。切忌当着孩子的面与其他孩子比。
4、坚持原则,不妥协: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免耍些小脾气,家长在该说“不”时要说“不”,不仅要说“不”,而且要说明为什么“不”,应该怎样去做。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从中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严格要求,不能“一天打鱼,两天晒网。
5、养成教育要一致。
养成教育以训练为主: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有些家长虽然在这方面也付出了不少精力,但收效甚微,有时还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养成教育还是以训练法为主,然后配合其他多种方法。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在于训练,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6、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比如说要培养孩子仔细认真写作业的习惯就要天天检查,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要知道养成教育是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需要长期抓。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训练就要有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总下不了狠心,孩子一求饶,一掉眼泪,这边心就软了。但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才能养成好习惯。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在接受训练时往往会有逆反情绪,你越严我就越不按照你说的去做,所以在训练中还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