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所以,国家通过立法,将清明节纳入法定的节假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相传清明节要寒食禁火,江南一带有着吃青团子的习俗,正所谓“尝春”。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通过吃和玩来了解、认识事物的。为此通过“青团”这一载体,我们将引导孩子了解清明节。知道吃青团是清明节的重要风俗,了解吃青团风俗的由来。尝试做青团,体验制作的成功感和分工合作的乐趣。
提前做好的米粉团加入了青菜汁,这是有一点绿色的米粉图啊。我们一起来搓一搓,搓成圆圆的小青团。
拉一段小米粉团放在手心里搓一搓 。
我的小青团搓呀搓,一个又一个,好开心呀!
一盘圆圆的小青团做好啦!
到了下午我们一起来品尝自己制作的小青团,别有一番风味。
好好吃哦,你们可别流口水哦!